26 – M4491/2
品名
乾隆天蓝釉浅浮雕盖豆一对
大清乾隆年制
1736-1795
直径:24.8厘米, 高:25.1厘米
来源及更多信息
- 意大利 Gandolfini 家族旧藏。
- 由马钱特于2009年10月28日售出。
- 出处:Nico 和 Catherine Kairis 旧藏。
- 曾由香港苏富比收录于《马钱特二期:清代宫廷瓷器》,2022年4月29日,拍品编号3516,页44–47。
- 类似斗(dou)例:台北故宫博物院《清代单色瓷特展》目录,编号70,页119;Michel Beurdeley 与 Guy Raindre 著《Qing Porcelain: Famille Verte, Famille Rose》,纽约,1987年,编号220,页156,彩色图版157,其中作者指出该斗用于盛熟食。“仿古青铜器风格制作,景德镇宫廷窑烧成,施柔和薰衣草蓝釉,仿宋代莹青瓷。唐英1741年春季笔记记载:‘唐为北京圣母仙母庙制作瓶器’。”;另一同款例曾由纽约苏富比于2011年3月22日“Informing the Eye of the Collector: Chinese Ceramics and Works of Art from J. T. Tai & Co.”拍卖,编号117(单色器组);北京故宫清宫藏白色一对,藏品号GUI86402与GUI86403,收录于 Evelyn S. Rawski 与 Jessica Rawson 编《China: The Three Emperors, 1662–1795》,伦敦皇家艺术学院,2005年,编号34,页396,文中指出皇帝下令内阁大学士设计礼器时需参考经典文献,并要求造型仿古礼器。
- 此类斗器造型灵感源自东周(公元前770–256年)青铜谷物容器。乾隆时期的礼器载于1959年《清朝礼器图式》中,斗器形制见于卷一。
- 乾隆皇帝于1748年颁令,特定祭坛及庙宇使用对应颜色的瓷器。例如,四方坛、天坛、月坛、日坛、地坛所用礼器造型相似,但分别施蓝、白、红、黄釉。
品相
完整品相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