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 – M5145

品名

乾隆粉青釉折枝花果纹碗

大清乾隆年制

1736-1795

直径:33.8厘米

来源及更多信息

  • 藏自何清博士(Dr. Ho-Ching,1900–1963)及杨松女士(Mme. Von Sung Yang,1903–2005),购藏于1939年至1955年间,并由后嗣继承,附标签 E/O Von Sung Ya, 40026807 38DSL。
  • 曾由纽约苏富比拍卖《重要中国艺术品》(Important Chinese Art),2020年9月23日,拍品号532,第44-45页,继而由后嗣继承。
  • 同一藏品中的配对碗(质量与状态较差)曾由纽约苏富比拍卖《精美中国瓷器及艺术品》(Fine Chinese Ceramics and Works of Art),2009年9月16日,拍品号218,第76页售出。
  • 一件相同碗来自景观堂藏品(香港崔氏艺术博物馆),刊于《Chinese Ceramics V; Qing》,香港,1995年,图版36;并由香港佳士得拍卖《景观堂藏品·中国精美艺术品》,1996年11月3日,拍品号570;随后由瑞吉娜·克拉尔(Regina Krahl)收录于《美艺堂藏瓷全集 第四卷(II)》(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Meiyintang Collection, Volume Four (II)),伦敦,2010年,第1804号,353页;继而由香港苏富比拍卖《美艺堂藏品 第四期》,2012年10月9日,拍品号33,第124-127页,其中注明:“此形碗及以四季花果为纹饰者,雍正(AD 1723-35)及乾隆(AD 1736-95)时期均有制作。雍正时期作品通常款识为篆书,且釉色偏青,较为清雅。安东尼·德·罗斯柴尔德(Anthony de Rothschild)藏一件雍正碗由瑞吉娜·克拉尔刊于《安东尼·德·罗斯柴尔德中国瓷器收藏 第二卷》,1996年,第144号。”
  • 石榴(shiliu)、桃(tao)、佛手(fushou)组成谐音吉语“福寿三多”,寓意“福、子、寿三多”。此处额外添加荔枝(lizhi),与“子”(lizi)同音,寓意得子、延续香火;同时“lizhi”亦可谐音“聪明”。

品相

完整

咨询